现在的时代,得胃病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,有些朋友一看病就:胆汁反流性胃炎如何治疗?治疗萎缩性胃炎?如何治疗胃溃疡?如何治疗胃息肉?
按道理来说,这种问题是不该问中医的,因为这些病名都是由西医起的,既然西医下了病名,那就该有相应的治疗方法。
可惜的是,西医只负责诊断,而不是治疗,开的药是没少吃,这个病也是没好。
很多人一开始只是胃炎,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,就需要服用消炎药;本身吃了太多的药,再吃一些抑制胃酸的药物,结果胃动力不足,又得吃一些增强胃动力的药物。在这里,我只想告诉大家一点:中医讲究的是“治病求本”。治病要从病因病机入手,抓住病的实质,找到病的根本,治好病,不为病名所困。
中医对胃病的多种症状有何解释?
有胃胀的感觉:胃主疏泄,降则通。当胃不能疏泄,食物滞留于胃中,便会发胀。肚子胀得厉害,所谓“不通则痛”,肚子自然也会疼。
胃口会变差:脾胃虚弱,胃动力下降,消化不良,胃里堵得慌,自然也就不想再吃新东西了。
肚子里有灼烧感:这一般是因为胃阴不足引起的。就像煮饭时要加水,水越少,阴液越少;也有可能是火旺型,当胃火旺时会有烧灼感。
胃里反酸:这是因为胃部的气机紊乱,导致胃酸和食物滞留在胃中,无法排出体外,所以才会出现反酸、嘈杂、烦躁恶心的症状,大多数都是和肝脏有关系的。
如果把胃部比作一台处理食物的锅炉,那么肝脏就是一名工人,负责调节锅炉的运行。
当员工情绪低落或发脾气时,就会影响到工作,使得本应下降的消化物反而逆流而上,出现反酸、恶心欲吐等症状。
还会恶心呕吐:是因为胃里的浊气上冲,所以才会觉得恶心。胃气上逆,则呕吐。
要想解决这一切,必须把握3个关键点
第一,就是清除胃中的浊气;第二,就是要降胃气;第三,就是要给胃补充能量。
橘皮竹茹汤,一个方子就能解决这三个问题。这是医圣张仲景在《金匮要略》中提出的一种方,有和胃降逆,益气补中的作用。
其中的描述非常简单,只有一句话:“呕逆,橘皮竹茹汤主。”
【处方】橘皮、竹茹、大枣、生姜、人参、甘草。
橘皮+竹茹:有降气化痰的功效。那个年代的条件比较艰苦,用橘皮代替陈皮,有条件的换成陈皮,效果更好。竹茹是竹子的内壁,有通气化痰浊的作用。
姜+大枣:补胃中阳。姜辛,红枣甘,辛甘化阳,不断地产生阳气,滋养胃部。
人参+甘草:补中益气,复脾胃升降之功,当为补中之用。众所周知,人参补气,甘草补气,这两种药材,就像是粮食一样,为前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。
胃病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疾病,有热有寒,这一方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。
胃虚可服用人参、甘草等药物;胃实者可用竹茹、陈皮化痰祛湿;
胃寒可以用生姜、陈皮等温胃;胃热证可加竹茹清热。
总之,这个方子补而不滞,清而不寒,通则而不伤筋骨。橘皮竹茹汤,适用于胃虚气逆、呕恶呕、寒热不显、舌淡脉弱等症。